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26.从宇宙中所看到的众多星座,谁都能自己证实多元世界的存在。在学术界,众所周知,每颗恒星都像一轮在自己本位的太阳,因为它像我们世界的太阳在其本位那样保持固定不变;它的距离使它看上去很小,就像一颗星星。由此可知,和我们世界的太阳一样,它也有围绕它的行星,也就是星球。我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到这些行星,是因为它们距离太过遥远,还因为它们只有自己恒星的光,这光无法再反射到我们这里。具有众多星座、如此浩瀚的星空还能服务于其它什么目的呢?宇宙创造的目的就是人,以便一个天使天堂能从人而来。在无限创造者的眼里,来自一个星球的人类,以及天使所组成的天堂何等微不足道,因为对祂来说,成千上万个星球都不够。
可以计算一下,假如宇宙中有一百万个星球,每个星球上有三亿人,在六千年内生育两百代人,并且每个人或灵人占三立方米的空间,那么人或灵人全都加起来,其总数连这个星球的千分之一的空间都填不满,恐怕不会超过环绕木星或土星的一个卫星的空间;而卫星的空间在宇宙当中几乎辩认不出来,因为肉眼几乎看不见这些卫星。这对宇宙的创造者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?即便他们充满整个宇宙,祂也不会满足,因为祂是无限的。
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,他们说,他们也认为与创造者的无限相比,人类实在太稀少了;不过,他们不是出于空间,而是出于状态来思考的。按照他们的观念,无论能想象出多少星球,对主来说,仍如同没有。不过,我在下文将凭直接经历描述星空中的诸星球。由此也明显可知我的灵如何能到这些地方旅行,而我的身体仍留在原处。
4797.情感状态的变化活生生地显现在天使的脸上,当他们在自己的社群中时,就处于自己的脸;但当他们进入别的社群时,他们的脸就照着对该社群的良善与真理的情感而发生变化。然而,他们自己那真正的脸如同一个平面或基本面,在所发生的这一切变化里面可以被辨认出来。我曾亲眼目睹过与他们所交流社群的情感相一致的连续变化,因为每一位天使都在大人的某个区域中,因而与处于同一区域的所有人有普遍而广泛的交流,尽管他自己也在他所具体对应的该区域的一个部分中。我见过他们通过从情感这一极变到另一极而使自己的脸发生变化;然而,我发现他们的脸总体上保持不变,以便主导情感在他们的每一个
变化中闪耀出来。因此,他们的脸全方位地展现全部情感。
更为神奇的是,情感从幼年到成年所经历的变化也通过脸的变化来展现。我被允许看到幼儿的东西有多少能被保存到成年,正是幼儿的东西将人性本身赋予成年。因为外在形式的纯真就存在于幼儿里面,而纯真就是人性本身;事实上,纯真可以说是爱与仁能从主流入其中的基本属性。当人正在重生,变得智慧时,外在的幼儿纯真就变得内在。正因如此,真正的智慧只居于纯真(参看2305, 2306, 3183, 3994节);而且,没有人能进入天堂,除非他拥有某种纯真,正如主所说:]
你们若不变成小孩子的样式,断不得进天国。(马太福音18:3;马可福音10:15)
2805.“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”表示那些要成圣的人类成员在哪里呢?这从祭物,尤其燔祭的代表清楚可知。燔祭和祭物是内在敬拜的代表(可参看922, 923节);它们是由牛群和羊群的成员制成的;当它们由羊群的成员制成时,就用羊羔、绵羊、母山羊、小山羊、公羊或公山羊;当由牛群的成员制成时,就用公牛、小公牛或牛犊;它们都表示各种属天和属灵事物(参看922, 1823, 2180节);人们用它们来献祭(2776节)。由此可见,以撒的询问,就是“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”,表示那些要成圣的人类成员在哪呢?这一点从下文,也就是从他父亲亚伯拉罕的回答看得更清楚,即:“神必自己看见作燔祭的羊羔”(22:8),这表示神性人身或人性会提供那些要成圣的人。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:后来亚伯拉罕在自己身后看见一只燔祭的公羊,两角缠在灌木丛中(22:13),这表示属于主的属灵教会的人类成员。这一点同样从之后22:14-17中的细节明显看出来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